日前,工商总局、教育部、公安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联合发出《关于开展以“招聘、介绍工作”为名从事传销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》,从8月15日到11月15日,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传销活动专项整治行动。
专家表示,整治工作把打击诱骗大学生传销列为工作重点之一,将有效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。专项行动之外,应该重点关注大学生屡屡深陷传销组织的深层次原因,帮助他们筑牢反传“防护网”。
打击传销 集中整治重拳出击
四部门的通知要求,对打着 “创业、就业”的幌子,以“招聘、介绍工作”为名,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,坚决铲除;重点做好大学生和求职人群的教育引导工作,增强人们对传销活动的防范意识。
通知下发后,各地迅速响应,开展行动。湖北省启动专项整治行动,3个月“地毯式”清剿传销;天津市动员社会力量提供相关线索,全面挤压非法传销活动生存空间;四川省启动为期5个月的2017年打击传销专项行动,严打新型网络传销。
最近一段时间,在天津一所高校工作的小杨多了一项日常工作——每天向上级汇报是否有学生涉及传销等情况。小杨说,之前学校曾经发生过学生被骗入传销组织的案件,所以对学生的反传销宣传比较多,“近期针对大学生传销管得更严格,很多部门都已经行动起来了。 ”
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当前传销队伍高学历、年轻化趋势明显。据调查分析,参加传销活动的人员中18岁至28岁的占绝大多数,一些大学生参加传销组织并成为骨干。
多位反传销人士表示,部分传销组织专门针对刚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下手,受害者极有可能因误入传销导致今后工作生活再难回到正常轨迹。
传销组织为何盯上大学生?
家住江苏的小刘在大四时曾被男朋友骗入一个“蝶贝蕾”传销团伙。小刘介绍,进入传销窝点后被没收手机、限制人身自由、上课 “洗脑”,课程内容就是讲 “五级三阶制”,编织发财梦。
“条件非常艰苦,最多一星期洗一次澡,主要靠馒头充饥,我这辈子都没吃过那么多的馒头。 ”小刘说,她在传销组织里呆了几个月,最后交了三万元才出来。
为何大学生容易被传销分子盯上?多位办案民警介绍,大学生更容易被招聘、社交、交友等网站吸引,被欺骗进传销组织;相对单纯,容易被洗脑,从而被发展为下线。
不少传销组织利用互联网精准 “设钩”。现在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,不少传销组织利用现有网络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漏洞,在求职、交友、征婚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,大学生很容易落入陷阱。
据广西相关部门透露,在南宁,一些传销组织为了发展下线,专门派一批年轻女子泡在网吧,以谈恋爱等为借口约人见面,实施“洗脑”。大学生群体能够“榨出油水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多位反传销人士表示,在传销组织眼中,大学生比普通人群更加“有利可图”,同学好友处可以借钱,亲戚家人也会给予支持,有不少家庭在得知孩子身陷传销后给传销组织打款以求“破财免灾”。
构筑“安全网”守护美好青春
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后,生命财产安全极易遭受侵害。业内人士介绍,一些大学生被骗入传销组织后,往往会遭受人身控制和暴力侵害,最后不得不缴纳高额“入会费”。
记者了解到,一些大学生身陷传销后成为骨干成员,社会危害比其他群体更大。在近年来各地查处的不少案件中,均出现过大学生成为传销组织的骨干、组织者的情形。去年12月,江苏南京查办一个传销组织,成员平均年龄20多岁,其中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,传销团伙的老板刚刚硕士毕业,其3名下线均是本科以上学历,其中有一名还是在读博士。
有打传部门负责人透露,在近年查办的一些大案要案中,执法人员发现有专业的财务、培训软件,有的传销组织还有专门开发符合“五级三阶制”特定需求软件的博士毕业生。
专家表示,在打击传销窝点、传销变种的专项整治行动之外,可根据大学生受骗的主要特点来织密安全网,避免悲剧重复上演。
应进一步完善对网络平台的监管。记者查询发现,近年来不少网聘平台涉入虚假招聘案件,但最终判定担责的情况较为少见。专家建议,应督促招聘平台、社交平台等网络运营者在用户信息核实方面出台更为严格的规定,进一步明确网聘平台职责,促使其采取措施围堵虚假招聘信息。
此外,应提升反传销等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与防范意识。
中国反传销卫士网http://www.fcxws.com 专业解救 反洗脑劝说 寻人找人 追传销损失款
QQ 2577761577 2196228276 251333380
电话 0379-60607808 0379-60607809 0393-5566994 17710269800 17739031040
QQ群 450644503北京 135771858武汉 234427418西安 234427814南京 158380484合肥 149793094贵阳
投资69800能赚1040万?
揭秘连锁经营内幕骗局
上总有6位数保底工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