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针一:无敌的“宏观调控”。是国家控制“资本运作”(连锁经营)这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采取的一种手段,具体做法是通过媒体新闻发布一些虚假的新闻,说张三从事连锁经营被抓了,哪里的传销组织被执法机关端掉了,国家严厉打击传销之类的,国家这么做的目的是因为这个行业太挣钱了,通过这些负面报道吓唬那些胆小的老百姓,让他们不敢来挣这个钱,让我们这些胆大聪明的人来挣这个钱,如果国家不这么做,全国老百姓种地的不种地了,开车的不开车了,当医生的不当医生了,当老师的不当老师了,那国家就乱套了。原来是国家“正面打击,侧面扶持”的一个保密项目,那些报道都是国家捏造出来的,是假的,目的是筛选掉一部分胆小的人,不让太多人来从事这个行业,保证这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。
预防针二:国家暗中扶持的项目。传销高层人员会表情严肃地告诉受害者:这个项目是国家暗中投放的保密项目,不能明说,外面的人根本不了解。会误会你,认为你进了传销,被骗了,想钱想疯了。
预防针三:坚持才能得到!受害者往往再次跟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,再给自己两三年时间。从事传销五年甚至更久也不愿意放弃的大有人在。
预防针四: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刻!你这就是对行业认识不够深刻,悟得还不够深,还要多学习多悟。再进去洗一段时间,就更稳固了。所以受害者经过第二次洗脑之后,便更加顽固,这个时候劝说难度大大增加。
预防针五:对于反传销人员,传销组织通常有两种说法:一种是:那是国家派出局的老总去考察你的,看你对行业是不是忠实,是不是墙头草。另一种是:“那个人肯定不是你家的亲朋好友,是你家人请来的所谓的反传销的,那都是做行业失败的人,他们从事了假体系,做行业失败之后就成了骗子。骗谁呢?你的亲朋好友误认为你在从事传销,心急如焚,病急乱投医,就请了这样的骗子。
这种说法非常具有杀伤力,一旦受害者开始质疑反传销人员的身份,如果不理智的话,他对劝说老师立刻就没有了任何信任度,认为这个人是收了钱的,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,甚至对劝说老师怀恨在心,之前劝说老师讲的东西自然也会抛之脑后。这时受害者一旦反水进了传销组织,对外面的任何亲朋好友都不会再信任,觉得外面的人都在合伙骗他,这样的人想再对他进行劝说非常之难。
预防针六:这个行业最锻炼的就是人的承受能力,从这个行业走出去,就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,就没有什么困难能把你打倒。”
预防针七:这个行业就是一面照妖镜,一个人对你好不好,重不重视,一眼就能看出来!你说一个人来了连几天时间都不能抽出来帮你看看,还说什么喜欢你,爱你,可能吗?这种人一点责任心也没有!如果他真正对你负责,就帮你把这个行业好好看看。你看人家张三的父母,来了虽然不了解,但是他们很冷静,有责任心,为了自己的儿子天大的事也能放下来。哎,父母跟父母也不一样啊!
预防针八:你是来研究行业的,不是来做行业的!这个行业是千千万万个老总走过来的,如果有问题,他们早就解决了,难道就你比他们聪明?但是很多人就是听不进去,总喜欢搞些新花样,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才发现自己错了。又何必呢!这个行业是没有问题,只要一心跟着“成功者”的脚步走就可以了,什么也不用想。想的越多,耽误的时间越多。传销人员刀枪不入,无论亲朋好友跟他们怎么说,他们都认为他们不了解,觉得他们不可理喻。如果亲朋好友采取了任何强硬的措施,会导致他们跟亲朋好友反目成仇。套路就是一个思路骗你过去,不然上线没钱提成分钱,三十个人投入的钱,只能提成直接下面五代,超过五代你没上总,是没有提成的,都是上面三代老总分。